猫咪和狗狗都养过的宠物主人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猫咪这么挑食,而狗狗却好像什么都能往嘴里塞?
很多宠物主人在给猫咪喂药或者从狗狗嘴里抢出不该吃的东西时,可能都想过这个问题。
关于动物们的口味,科学家们也还在探索中。好消息是,随着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他们开始慢慢揭开咱们这些毛孩子们口味喜好的神秘面纱啦。下面来看看我们目前都知道了哪些吧!
猫咪能尝出什么味道呢?
假如你不小心把蛋糕掉在地上,狗狗可能冲上来一口就吞了。而猫咪呢?可能连看都不看一眼。这是为什么?研究显示,猫咪尝不出甜味!
研究人员分析了猫咪的DNA。原来,家猫、老虎和猎豹的Tas1r2基因(甜味感知受体)有“缺陷”,这个基因本来要和Tas1r3基因(参与味觉反应的蛋白受体)一起工作,才能让它们尝到甜味。虽然猫咪的Tas1r3基因很正常,但Tas1r2基因却是个“摆设”,少了关键部分。所以,猫咪尝不出甜味。
问题来了,如果猫咪尝不出甜味儿,它们能尝出什么味道呢?考虑到猫咪爱吃肉,科学家们很早就怀疑它们能尝出鲜味儿,就是那种浓浓的、美味的、肉肉的味道,日本人称之为“美味的精华”。最近,科学家们还真找到了证据。他们研究了猫咪的基因组,发现猫咪的味蕾上有能感受鲜味受体所需的两个基因:Tas1r1和Tas1r3。
为了进一步研究,科学家们让25只猫咪在清水和加了鲜味分子的水之间做选择。不出所料,猫咪们都更喜欢喝鲜味水,特别是加了金枪鱼鲜味成分的水。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猫咪这么爱吃咸水鱼。
“我们认为鲜味是猫咪吃饭的主要动力,”
玛氏宠物护理旗下的沃尔瑟姆研究所的风味科学家斯科特·麦格拉内说,
“金枪鱼正好击中了猫咪的鲜味口味。”
而狗狗呢,既能尝出甜味也能尝出鲜味。猫咪和狗狗都有苦味受体基因,不过猫咪有12个(其中7个能用),狗狗有15个。但麦格拉内说,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苦味受体基因的数量是怎么影响它们对苦味的实际感受的。
口味决定吃啥,吃啥决定基因
味觉能帮动物判断食物好不好吃。比如,甜味就说明食物里有很多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很好来源;鲜味代表有蛋白质;咸味说明有钠,这是必需的营养素。酸味嘛,有点复杂,但科学家们觉得它可能表示食物酸度,能帮动物找到维生素C或者判断烂水果能不能吃(因为让水果变酸的“好”细菌会杀死“坏”细菌)。苦味为什么存在还有待研究,不过大家一直觉得它可能代表食物有毒。
动物能不能尝出这些味道,得看它们的DNA:特定的基因负责在味蕾上造出不同类型的味觉受体。有时候,这些基因会突然变样。如果动物带着这种变化还能活得好好的,就会把这个特点传给后代,慢慢就变成常态了。科学家觉得,这就是为什么食肉的猫咪尝不出甜味,为什么吃竹子的熊猫尝不出鲜味,还有为什么像海豚和鲸鱼这样的海洋哺乳动物根本没有能用的味觉受体基因。简单来说,你吃啥,你的基因就会记录啥。
“你平时的饮食习惯,其实都写在你的基因里了,”
费城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的研究员裴华江解释说。
猫咪和狗狗的口味不同,跟它们的饮食习惯也有关系。猫咪是“纯粹”的食肉动物,它们只吃肉就能获取所有营养。而狗狗呢,是杂食主义者,啥能吃就吃啥,不管是肉、植物还是谷物。
“狗狗可能不那么挑食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愿意也能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麦格拉内解释说。
宠物的感官世界,你猜不到
宠物感知世界的方式跟人类不一样。了解这些不同,不仅能让宠物主人更懂它们,还能帮兽医、制药公司和宠物食品厂更好地为它们服务。
例如:你家猫咪生病了不想吃东西,你可能会像日本食品科学家Yasuka Toda在大学实习时做的那样,试着给食物加点鲜味。她说:
“为了让没胃口的猫咪吃饭,我在它们食物上撒了点干鲣鱼片,这是日本常见的提鲜食材,含有很多核苷酸肌苷一磷酸,效果还挺好的。”
深入研究说不定以后能给猫咪和狗狗做出超级美味的食物和更好吃的药,不过科学家们说,还得做更多工作才能完全了解咱们的宠物。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感官世界,”
裴华江说,
“但我们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事情需要继续研究呢。”